文章标题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国内不火,翻译要背一半的锅
内容导读:诗歌的魅力体现在“三分在作者,七分在读者”,每一首诗不同的人读到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作品翻译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如果真的要好好理解一首诗,建议还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0-10-15 | 栏目:形散神更散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国内不火,翻译要背一半的锅
格丽克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说被翻译毁了的经典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国内不火,翻译要背一半的锅
  近日露易丝·格丽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引起了热议,因为她是一个诗人,在很多人眼中,诺奖应该是小说家的舞台。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诗人非常多,比如在我国知名度很高的印度作家泰戈尔,另外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意大利作家卡杜齐、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瑞典作家海登斯坦、瑞士作家斯皮特勒、爱尔兰作家叶芝、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英国作家艾略特、瑞典作家拉格尔克维斯特、西班牙作家希梅内斯、意大利作家夸西莫多、法国科学家佩斯、希腊作家塞菲里斯、智利作家聂鲁达、意大利作家蒙塔莱、西班牙作家亚莱克桑德雷、希腊作家埃利蒂斯等都是因诗歌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但是诗歌相对属于冷门文学,再加上诗歌翻译的难度和水平,影响着诗歌的传播效果。就如同我国的古诗词,其格律是任何其它文字翻译都无法完美呈现的。当然别的语言创作的诗歌也一样,翻译之后也无法完美呈现原作的美感和内涵。
  我国引进的外国文学作品很多,但是诗歌翻译能让人觉得满意的其实并不多。比较有名的诗歌翻译就体现在泰戈尔的作品上。泰戈尔主要是散文诗,散文诗相对于诗歌翻译就少了很多韵脚上的讲究,但是尽管如此,各家翻译依然五花八门。
  对于泰戈尔的作品翻译,有影响的如冰心、郑振铎等,还有前些年某位诗人。对泰戈尔的散文诗翻译大多数倾向于意译,这也是对一个译者文学功底的体现。相比较之下,冰心的翻译比较华丽,但是却有点儿歌化,少了一些厚重感;郑振铎的翻译意境更到位,但是诗感稍弱。至于前些年那位“著名诗人”的翻译,呵呵一下就好了。
  强行押韵是中国翻译外国诗歌最常见的毛病,我们不妨看看前些年的一些翻译诗歌版本,就会发现,那些被人捧上天的世界诗坛巨匠的作品,居然在中国译者翻译之后,只不过是一些顺口溜,而且有不少顺成了五律、七律。这样的翻译绝对是不懂诗,所以有很多世界名著在中国不受欢迎,其实是被翻译毁了。
  对于露易丝·格丽克的作品,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翻译,记得某报推荐了一首诗,翻译的极其枯燥,被读者评为“嚼蜡”,毫无诗感不说,意译也是十分糟糕。
  笔者对照了几篇英文原文和柳向阳的译作,个人感觉到还是尊重原文的,基本上摆脱了译者将自己的理解强加进去的毛病,虽然在一些韵律上稍有欠缺,但是却能读到自由诗留给读者的那种更广阔的理解空间和作品的张力。
  诗歌的魅力体现在“三分在作者,七分在读者”,每一首诗不同的人读到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作品翻译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如果真的要好好理解一首诗,建议还是阅读原文。
  肃竹2020.10.14.10:47于勉县(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本文地址:http://www.sdcnw.com/Item/Show.asp?id=12266&m=1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肃竹时空
ad
肃竹个人官方网站所有内容均属肃竹原创,肃竹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QQ:151796400|Tel:17392328115|E-mail:shkcn@163.com
肃竹全文 || 关于肃竹 || 肃竹搜索 || 文章订阅
肃竹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版权所有:时空中国 ||  || 站长: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