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01 | 栏目:形散神更散
有一些人,貌似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作用却更重大
个人的价值并非只反映在钱上,人格影响力更重要
胡老师辞职了,去学校真正的当老师了。之前在报社大家叫她胡老师,那是对她的尊称,而从此,她成了名正言顺的老师了。
胡老师年龄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年长,来报社之前一直是在四川当中学英语老师,由于家庭因素来到了陕西,一时没有工作,就到报社应聘,然后就被聘用了。
初来报社的时候,她的确有很多不适应的,但是因为年纪大,对大家也很友好,于是大家很乐意帮助她,个人业务水平也提高很快。加上她很能吃苦,曾经有一次采访,在陕北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这是很多男记者也不愿意干的事,但是她做到了。
胡老师在报社的那段时间,如果从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上来讲,也只能算是个中等,但是却给报社带来了说不出的影响。
胡老师辞职后,报社某个主要领导有一次和我聊天,我说:“胡老师离开是单位的一种损失。”领导说:“什么损失?她业务做得又不好,文字水平也一般,损失啥呢?”我说:“她对单位的意义也许比工作上要强得多。”至于强在哪里,我也说不太清。
也许对于单位的领导来说,他们对于员工的认定和考评指标是硬性的,就是业绩,或者就是反映在赤裸裸的钱上面。
但是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除了钱和工作业务,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化。一个单位的人性化不是制度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领导几句赞扬能解决的,更不是企业搞稿活动就能解决的,更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融合。
胡老师来单位之前,单位战斗力一直很强,而且所有人的个性都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越是有战斗力的队伍,内部竞争力就很强,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相互间的争吵,甚至的彼此看不起等。
同时,这种都很强的团队还会出现一个集体性问题,在高峰期大家都很厉害,能干出大的动静。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两个消极下来,就会导致大家集体下挫。而且集体闹情绪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胡老师来了之后,因为年龄稍长,也经历过很多事,加上有十几年对付学生的经验,在和大家相处时,就显得柔和很多。有很多人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她交流,这样,有很多单位内部的矛盾不知不觉地就化解了,而一些不稳定因素也就不是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更重要的是她那种吃苦精神和不怕输的精神,让大家不能不佩服。人家当姐的都能这样做,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呢?
所以,当胡老师提出辞职的时候,我是觉得挺遗憾的,但是出于她的个人发展而言,我还是十分希望她去继续当老师,因为报社真的不适合她的发展。
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很少联系,但偶然在胡老师的朋友圈看到她校园生活的信息和取得的成绩,挺为她开心的。
肃竹2019.9.29.11:18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本文地址:http://www.sdcnw.com/Item/Show.asp?id=11132&m=1